《扬州慢》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,其深刻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,使这首词成为历代传颂的佳作。此词描绘了扬州历经战乱后的萧条景象,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交织,展现了词人对扬州这座历史名城的深深眷恋与哀愁。
标题: 《扬州慢》——姜夔眼中的扬州哀愁
正文:
扬州,自古便是繁华之地,竹西佳处,名满天下。然而,词人解鞍初至,却只见“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”,一片萧瑟景象。胡马窥江后,昔日繁华的扬州变得破败不堪,池边的乔木似乎都厌言兵戈,更别提那“渐黄昏,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”的凄凉。
扬州,曾是杜牧的俊赏之地,如今,纵有再高明的词工,也难以描绘其深情。二十四桥仍在,但波心荡漾的湖水,冷月无声,桥边红药的年年花开,又知为谁而生?
这首词,通过化实为虚的手法,将情感注入景物之中,使每一景都充满了词人深深的哀愁。无论是“荠麦青青”的凄艳,还是“废池乔木”的沧桑,或是“清角吹寒”的悲凉,都让人感受到扬州这座城市的“黍离之悲”。
词的下片,借杜牧的史实,表达了词人对于扬州的深深怀念。即使杜牧这样的风流才子,若今日重到扬州,恐怕也会惊异于眼前的景象。纵有“豆蔻词工”,也“难赋深情”。
而结尾的“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”,更是令人动容。红药的年年花开,象征着扬州的永恒,但花开的无主,却透露出深深的哀愁与凄凉。
《扬州慢》以其深邃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词人姜夔对扬州这座历史名城的深深眷恋与哀愁。通过对扬州的描绘,词人不仅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,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家残破、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。这首词,是姜夔词论的杰出实践,也是历代词人抒发“黍离之悲”而富有馀味的罕有佳作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北富源达钢结构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姜夔《扬州慢》赏析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